常言道,教书的是老师,而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只有家校配合开展教育,才能教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
1
老师的职责 恩贝园服
是教会孩子知识
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翻译过来就是,老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老师是一种角色,更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
毕竟,只有具有够硬的学科基础和教学技巧,才能准确且有条理地开展教学。
因此可见,老师的职责是教会孩子知识。
① 传授课本内容
校园教育,首先应该是课本内容的教授。
比起家长和课外辅导机构,老师更清楚各年级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不同科目适合的教学方式、各阶段教学进度的统筹安排。
所以,学生要重视课内学习,紧跟课堂节奏,认真听讲。
② 教授思维方法
学习概念知识的同时,学生还将在课堂中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般地,老师会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更要留心听同学的回答和老师的点评。
此外,学生要养成闭卷解题的好习惯,以便查缺补漏,做到举一反三。
③ 锻炼探索能力
除了教内容和方法,老师还注重锻炼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
要知道,老师只是知识路上的引路人,学生自己才是求知的主人公。
只有把学习视为主动要做的分内事,他们才能获得持续的进步,才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2
父母的责任
是教会孩子做人
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
《中毒的父母》一书这样描述家庭教育:“孩子像海绵一样,不加分辨地吸收来自父母的语言、非语言信息。”
由此可见,父母不仅要生养孩子,更要肩负起育儿的重任。
知识需要运用到特定领域,但行为举止却是时刻展现的。
因此,父母的责任是教会孩子做人。
① 培养良好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有益于孩子一生。
其中,刻苦勤奋、积极进取、坚持阅读等等,都是孩子应该注重并养成的优秀习惯。
当然,在狠抓孩子习惯养成之前,父母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② 端正三观品行
辨别是非善恶,尊重并遵守规则,是家庭教育中的必修课。
教育孩子时,父母一定要帮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修炼孩子的品行、塑造健全的人格。
只有做好这一步,孩子日后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
③ 磨练坚强意志
父母不要事事包办,也不要一有困难就替孩子解决,这样只会教出有“玻璃心”的孩子。
要让他们懂得,哭闹只会影响发挥,躲避注定一事无成。
狠心让孩子吃苦,让孩子直面挫折并尝试去解决,这样才能逼他们练就坚强的意志。
3
父母和老师
是教育路上的“合伙人”
看过这样一句话:
“家长不要指望让老师唱黑脸、做坏人,而自己舒舒服服唱红脸,任由孩子开心快乐。
你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老师面对几十上百个孩子,即使有想管的心也分身乏术!”
话说得虽重,但却有着一定的道理。
有的父母以忙工作、不专业为由,选择当“甩手掌柜”:
在他们看来,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老师手上,就应该接回一个完美的“成品”。
可家长们不要忘了,父母和老师是教育事业的“合伙人”,缺一不可。
而在具体分工上,老师负责教书,而育人则必须得由父母来。
只有家校配合好,才能发挥出教育孩子的最强合力。
因此,老师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跟进孩子的情况,懂得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家长应多理解体谅老师,主动关心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开展教育与工作。
有人说,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信任老师和家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关系。
只有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孩子的教育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效!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