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谁说话最好使?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不,都不是,
答案只有一个:老师
夸张一点说,老师的话简直就像圣旨,孩子不仅会听,而且还会不折不扣地执行。而父母说的话就像空气,孩子很少听。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老师……”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鲜明的对比?
那么老师们靠什么获得了孩子们的敬畏?
原因一:老师给孩子立了明确的规矩。
原因二:老师给孩子兑现了明确的奖惩。
原因三: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
老师在幼儿园给孩子们立了明确的规矩,这些规矩是必须做到的:
早上见到同学和老师要问好;
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浪费粮食;
跟小朋友互动时不能打骂对方;
……
一日生活皆课程,其实这些规矩在幼儿园里是孩子们的每天日常生活,老师能够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这个时期的个性和能力,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值得他们尊敬的,因此孩子们才会心服口服。恩贝园服
再反观绝大部分家庭,哪有这么明确的规矩?你能清晰明确地说出家里的3条规矩吗?你的家里有成文的规矩吗?估计很多家庭即使立了规矩也是朝令夕改,这样对孩子是起不到作用的!
2
光有规矩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写在纸上的规矩都是空话,只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才叫规矩。
在学校里,规矩的实施就是奖惩。
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小红花。
这些红花不仅奖励给你,而且最重要的是:昭告全班,让你那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只要表现好,学校里的规矩一定会兑现。老师不会轻易许诺,只要许诺后一定会兑现。
可反观很多父母呢?很多时候都是轻易许诺、从不兑现。
最小的事:你快点吃饭,吃完这一口就让你看电视。结果,没有。
大点的事:你快点写作业,写完了可以下去玩了。结果,没有。
更大的事:你好好学习,如果考试进步了就给你买IPAD。结果,没有。
这至少带来了两个问题:
其一,很多许诺是不应该的,孩子做一些事是必须的,不应该许诺给奖励。
其二,随便许诺后却不兑现,一点点蚕食了孩子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日积月累后,你再说什么话,孩子都不会相信了,这一点都不奇怪!
兑现奖励只是一个方面,而兑现惩罚则更为重要。
3
老师给孩子们传递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老师会身先士卒;而父母很多时候却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只要求孩子如何,却从不要求自己。
来看看老师的工作状态:
要求孩子不能迟到,老师就会提前先到。很多值班老师和园长,往往都提前很多就到幼儿园门口等着孩子。不值班的老师,则会提前到办公室准备好上课的材料和工具,等到上课时准时出现到教室里。
要求孩子说话时要有礼貌,老师则会温柔轻声地放慢语速跟孩子沟通。
再看看很多家长的日常。
要求孩子不玩游戏不玩手机。结果呢?自己成天拿着手机不放。就连吃饭时,都忍不住要摸几下。这样怎么能阻止孩子玩手机?
要求孩子不看电视。结果呢?孩子看书时,自己在客厅里看电视。还开怀大笑。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安心学习?
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至少是以身作则的示范。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孩子愿意听,因为老师就是比我做得好啊。
家长没有给孩子树榜样,反倒是反面典型。你再去要求孩子,孩子有足够的心理优势反驳你:你自己都做不到,还来要求我?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是一个正常现象,也是一个好现象。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对他加以正确引导。
家长可以这么做!
●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否定老师,更不能在他面前说老师的坏话,相反,应该维护老师在他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当然,老师不是圣人,有时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妈妈可以婉转地向孩子解释正确的观点,并私下和老师沟通,以促进相互理解。
●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老师的要求
听老师的话甚至崇拜老师对孩子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行为,但是当孩子对老师的话理解有偏差或者太偏执的时候,妈妈就应该以委婉的形式,告诉孩子老师的真正意图。
比如,孩子因为听从老师午睡不能随意走动的要求而尿床了,妈妈就可以告诉他,“老师之所以这样要求是为了不打扰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你想去厕所,可以悄悄地告诉老师,然后再去。”
●偶尔可以“假传圣旨”
家长可以利用老师的权威性和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引用老师的话,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行为。比如,孩子浪费粮食,妈妈纠正不起作用时,就可以说:“王老师说过要珍惜粮食,碗里不能有剩余的米粒,我们应该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好孩子哟。”
●不能用老师的威信威吓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时,一些父母动辄就说:“你再不听话,我可就告诉老师了啊,让她批评你。”这种方法可能短时间内,纠正了孩子的行为,可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拉远了孩子和老师间的距离,也更加激起了孩子对妈妈的逆反情绪。所以,请家长不要用老师来威慑他。
有时可能家长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很听老师的话,在家却不怎么听自己的话,这不仅和环境有关系,也和教育的态度有关。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调整教育态度,使孩子在幼儿园里好的表现也能够在家里得到延伸。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