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家庭、学校、家长、教师的责任和定位分别是什么?

读了以下内容,相信您会对上述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家庭:一切教育的基础,培养孩子学会“规矩”
从人的成长序列而言,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最初始的场所。
家庭教育与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
第一,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针对孩子个别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学校无法替代;而学校则是面向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需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的课程,很难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儿童的差异。
第二,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
第三,从教育内容上看,与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不同,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包含了以下方面:一是学校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学校要通过“家校共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是学校要积极组织实施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校园文化与社区公益活动,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增加才干。
家长:不只教认字、读书,更在培养完整的人格
教育始于家庭。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最早、时间最长。
因此,做家长首先自己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
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考多少个100分,而在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
教师:帮助家长认识家教,纠偏纠错众所周知,学校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本班学生了解较多,在学生眼中也最具权威性。
因此,当前由班主任老师指导家长实施、开展家庭教育,无疑是较为合适的。
第一,强调家庭教育由学校来主导,并不等于家庭教育全部都由老师来实施,老师也无法承担这一职责。
第二,只有掌握了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科学指导方法的教师,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名合格教师。总之,家庭、家长、学校、教师、厘清不同的边界,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恩贝园服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