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多少家长说过这句话
“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始终是最核心的、最关键的。
但非常遗憾的是,今天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各种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其他方面,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
于是,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
“老师,我家孩子就交给你了!”
“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
“老师,我家孩子太调皮了,麻烦你好好教育!”
“我要赚钱,没有时间管他!”
“孩子整天在学校,我们怎么管得了,必须靠老师!”
“老师,您一句话顶我们十句,您就帮我教教他!”
“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老师能管住他。”
“孩子都是老师教出来的,我们家孩子听话懂事,那都是老师管得好;我们家孩子调皮不学好,都怪老师没教好!”
“连这都不会,老师是怎么教的?”
……
不少家长完全指望老师教育孩子,非常依赖老师,仿佛老师有“三头六臂”,能照顾到班上所有孩子。
甚至希望老师可以全权包办孩子的一切!
但老师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老师真的做不了。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亲爱的家长,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殿堂,别把老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责任的机器!
教师只是一个职业,就像千千万万个职业一样。
作为老师,最主要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教好一个孩子,绝对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不是老师的,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2
教育孩子
父母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
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或许很多人都被网上的一部泰国短片感动过、影响过。
小女孩Ju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有一次她和她妈妈一起去菜市场。
Ju一直盯着一个摊位在看,妈妈注意到了,便问:“Ju,你在看什么呢?”
原来小女孩Ju看到了豆芽摊上有许多人在买豆芽,便问妈妈:“为什么豆芽卖得那么好,大家都在买豆芽?”
妈妈回答说:“因为只有一个摊铺在卖豆芽呀。”
这时,Ju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的回答是:“好,我们试试。”
一般人听到孩子这样的话,可能会对孩子说:“别闹了,我们哪有时间种豆芽!”、“好好读书,别管什么种豆芽的事情。”
由于缺乏种植的经验,在第一次试水后,豆芽全部枯死。
母女俩看着枯死的豆芽苗,都很伤心,但是在女儿面前,母亲总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妈妈说:“没关系,我们来试试吧!”
于是,妈妈找来了种植豆芽的书,按照书中的方法跟女儿再次尝试,结果发现还是失败了。
当她们积极研究问题,再次尝试时,小女孩担心地再问:“这次会成功吗?”
妈妈的回答总是充满力量,“我们试试!”
最终,她们成功了,小女孩看到豆芽长出的样子,简直乐开了花。
妈妈看到开心的Ju,问道:“我们要不要试试种点别的?”
小女孩似乎已经学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对妈妈说:“我们试试!”
成年后的女儿回忆说:“妈妈说的‘我们来试试’就像神奇的肥料,养育着我的好奇心,帮我的‘知识之树’枝繁叶茂。”
故事中小女孩的原型,现实生活中叫Netnapa Saelee。
她获得了奖学金,目前在瑞典做研究工作。
伟大的母亲和她的教育方式功不可没。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后盾。
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家长请记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超过所有的老师。
3
教育若只靠老师
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这样一个疑惑:
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成绩优秀,有的孩子却调皮捣蛋,成绩差呢?
因为教育孩子这件事不能单靠老师,否则就太耽误孩子了。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
睿智型家长这样问孩子:
宝贝,今天在学校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宝贝,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唱歌真好听,回家能唱给妈妈听吗?
宝贝,今天你有什么作业吗?
结局:孩子获得成就感,孩子越来越喜欢上学,学习成绩当然越来越好。
奇葩型家长这样问孩子:
宝贝,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你说实话!
宝贝,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不听话,怎么回事啊你!
宝贝,你今天在学校就学会这么点东西啊?
结局:家长不断负面强化,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上学,学习成绩当然越来越差。
在孩子开始上学之后,家长的行为模式,都将成为孩子之间拉开距离的原因。
这也就是教育界常说的“5+2”理论。
所谓的“5+2”理论,就是说5+2=0,指5天的学校教育颇有成效,但2天的家庭教育没有跟上,那么孩子的教育始终会在原地打转,甚至越来越差。
成就一个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些教育,如果单单只靠老师,真的不可以。
孩子的教育,第一个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
老师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
所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长睿智的参与。
4
孩子的成长路上
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
老师传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
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责任和使命始终是相同的。
那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
教育具有双向性,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相互配合。
千万不要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
优秀的孩子必然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产物,家校形成合力,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女士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对家长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家长不是配合学校,而是我们共同来营造或者共同去达成一种成长的基本价值观。
第二、我特别地拜托我们的家长和学校不是甲乙方的关系,也不是敌我矛盾,我们的关系应该是去共同地完成一些任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特别恳请我们的家长们,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我们应该共同有公益的情怀。
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的相遇,能够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
老师通过一个孩子,可以看到他背后的家长,以及整个家庭。
相对的,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也影响了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只有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彼此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支撑着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恩贝园服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