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着名的国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回去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对他说,“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那人听了他的解释,觉得有理,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同一幅画,因为心态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同理,在教育孩子方面,对待同一件事上,不同的家长反应截然不同,必然也教育出差异巨大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孩子上幼儿园,当面对这些情景时,你是属于以下哪种家长?
当孩子在幼儿园意外磕碰受伤时
有远见的家长认为:
学龄前的孩子,本身就精力旺盛,总是在不停地活动和探索,加上肢体控制还不十分熟练,出现磕碰是十分正常的。
如果一点磕碰都不容许发生,那就只能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是弊大于利。
孩子磕碰了,我也心疼,希望孩子能通过这件事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险的,能够慢慢学会保护自己。
教育结果: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知道正确处理事情,且有责任有担当!
理智的家长认为:
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这样的事,相信老师也是不愿看到的。一个老师要照看那么多孩子,磕碰是在所难免的。孩子受伤后,老师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并安抚孩子,孩子心里也不会留下阴影。
希望老师也能吸取教训,在孩子活动时,尽量做好防护措施。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是爱孩子的!
教育结果:孩子学会大度、理解和宽容。
不理智的家长认为:
老师是怎么看管孩子的?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没事,偏偏我的孩子受伤了?还不知道平时孩子都受了什么委屈,我一定要追究到底。我要找园长讨个说法,老师必须得保证不再发生这样的事……
教育结果:孩子学会推卸责任,变得自私自利。
幼儿园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时
有远见的家长认为:
幼儿园举办活动,我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和专业的幼儿教师互动,我也能更新自己的教育储备知识。恩贝园服
我深知教育好孩子仅仅依靠幼儿园是不够的,我要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幼儿园经常举办各类亲子活动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我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的要求,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结果: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理智的家长认为:
虽然我的工作很忙,我还是会抽出时间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不想让孩子因为我没去,没人和他互动而伤心、自卑。
参加亲子活动,能让我直观地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也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放松心情,和孩子一起投入地玩游戏,这样的时光让我和孩子都倍感珍惜!
教育结果:亲子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亲子关系越来越亲密。
不理智的家长认为:
幼儿园又要举办亲子活动,开学典礼、亲子运动会、节目汇报……真是太折腾家长了。幼儿园应该为家长多考虑一下,家长就是因为没有时间带孩子,才送去幼儿园。我的工作都忙不完,请假还要被扣钱,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教育结果: 孩子越来越孤僻、冷漠,问题越来越多。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时
有远见的家长认为:
孩子天天坚持上学,可以向孩子传达“做事认真、执着、持之以恒”等观念,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不至于使孩子形成懒散的心理,消极地面对人生。
我希望孩子能明白按时入园是他自己的责任,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当孩子不愿上学时,我会问清原因,和孩子一起面对,但绝不轻易放弃入园!
教育结果:孩子作息规律,遵守规则,懂得时间管理。
理智的家长认为:
孩子偶尔闹情绪不愿上幼儿园可以理解,但不能轻易妥协。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态度,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才能让孩子学会规律生活。另外,让孩子按时入园也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是对老师辛苦工作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教育结果:孩子学会事事考虑别人的感受,懂得尊重他人。
不理智的家长认为:
孩子还小,很多事情等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就不强求他,免得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再说,在幼儿园是玩,在家也是玩,没什么区别。孩子在家也会被照顾得更好一些,尽我所能,我想给孩子更多的爱。
教育结果:孩子学会拖拉、懒散、没有责任心。
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从每一个面看,都有不同的形态。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希望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说明,家长们能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重视家园共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一方面能够单独胜任的,它需要幼儿园、家庭协同合力,共同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