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上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关于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
@ 东东妈: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后,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翻冰箱,水果、零食全部扫光,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有没有吃饱啊?
@ 荷塘月色:我家孩子也是一回家就喊“饿”, 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像在幼儿园一整天都木有吃饭呃。
@天天妈:幼儿园倒是每天都有食谱,可是到底吃啥样我们也看不到啊!我每天都问老师孩子的吃饭情况,老师都说吃得很好,怎么回家还这么馋呢?
……
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都是科学合理搭配的,保育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准备不同的饭菜量,以保证每个孩子都可以吃饱吃好,而且很多幼儿园规定不能剩饭,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恩贝园服总结起来,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01环境变化导致食欲降低
很多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在陌生的环境里常常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再加之对老师有陌生感,往往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明明还想吃,面对老师的询问,却回答“不要了” 、“吃饱了”。当孩子回到家中熟悉的环境里,紧张和不安的情绪随之消除,食欲也随之产生,这时孩子感觉到饥饿是正常的。
02饮食方式的不适应
在家中,孩子不吃饭,长辈会手把手喂孩子吃饭,而在幼儿园,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在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老师会给予合理的帮助;在家中,孩子容易挑食、偏食,而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有意识地纠正孩子挑食的习惯。面对这般变化,有的孩子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表现为“不愿吃”,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
03烹饪方法的不适应
幼儿园中,孩子们吃的都是“大锅饭”,且口味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清淡为主,而在家中,家长会在口味上挖空心思让孩子喜欢吃。另外,孩子挑食有可能与家庭饮食种类单一或和父母的口味有关,家中出现较少的食物种类,幼儿园有可能会为了膳食均衡而添加在幼儿的食谱内。因此,与幼儿园的饮食相比,有的孩子则会更加偏爱家里的饭菜。
不过,老师会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来让孩子明白各类食物对他们成长的好处,让孩子逐渐愿意去尝试家里接触甚少的食物,并慢慢接受它们。
04幼儿园活动量比在家中大
幼儿园中每天的户外活动量一般不少于2小时,与在家中相比,孩子的运动量有所提高,对体能的消耗更大。活动量大容易造成食量增大,所以孩子会常常有饥饿感,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家长准备晚餐的时候,应该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来说,晚餐以补充营养为主,准备得丰盛一些;对于已经超重的孩子来说,则应该适当控制晚餐的热量摄入,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家长还能做什么,帮助孩子好好吃饭呢?
1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
不要因为孩子吃饭花时间太长,怕吃了凉的饭菜或怕耽误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就直接通过喂饭来节约时间;也不要因为嫌孩子吃饭时弄得桌面、地面一片狼藉,就通过喂饭的方式来给自己省事。孩子只有在不断尝试和练习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
2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
对于进餐慢的孩子,可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完全咀嚼才能吞咽的食物,如小块的水果、面包干等,通过食物自身的属性强化孩子主动去咀嚼的意识。相信当孩子慢慢掌握了进餐时咀嚼及吞咽之间的协调关系之后,进餐对他来说就不再那么费力了。
3创设舒适的进餐氛围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设安静、少干扰的进餐环境,培养孩子好的进餐习惯。
◎ 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进餐时不大声谈论;
◎ 进餐时间坚决不看电视或做其他事情;
◎ 孩子进餐过程中,家长不要因为其它事情而轻易打断孩子。
当孩子将心思放在“吃饭”这一件事上,注意力就会集中,自然也就能好好吃饭。
4让孩子参与烹饪的过程
对于孩子挑食的问题,家长首先做到自己不要挑食,尽量丰富家中食物的种类。另外,多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加工、烹调过程,让孩子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相信有了自己的辛勤付出,任何食物他们都会觉得好吃。(推荐一份亲子食谱)
(山药,一道普通的食材,能保护我们的胃,促进消化。和孩子一起跟着步骤做一做,品尝这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吧—— )
准备:山药、蓝莓酱
步骤:
◎ 将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在清水中浸泡一下。
◎ 将山药放入蒸锅中,蒸至山药熟透。
◎ 将蓝莓酱淋在蒸熟的山药上,就可以吃啦!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饮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协作,互相支持,才能让孩子吃好每一顿饭,健康快乐成长每一天!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