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贝园服官方微信公众号
恩贝园服微信公众号
恩贝园服联系电话
恩贝园服2017夏装新款园服上市
2017新款夏季园服特价促销

新时期的幼师应该树立哪些教育观?

文章来源:恩贝园服, 发布时间:2016-01-11 18:42:00 ,浏览次数:2085
  • N20272幼儿园秋冬园服
  • N20321幼儿园秋冬园服
  • N20329幼儿园秋冬园服
  • N20330幼儿园秋冬园
  • N20333幼儿园秋冬园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同时,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幼儿教育就是以3~6岁的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这是人类教育活动当中的起点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认识到这一点,一个幼儿教师才能够明白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神圣。那么,对于一名新时期的幼师来说,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教育观呢?

1、教育要以儿童为本

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和身心需求,在不懂儿童的情况下,成人就会选择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这种以“成人为本”的教育,就像是把适合自己穿的鞋子硬是套在了孩子的脚上。

其实,儿童的身心成长机制正是自然预先设置好的,就像一棵树,何时发芽、何时出土、何时抽叶、何时开花,都是由其内在预先设置的机制所决定的。因为儿童的成长不是匀速的,而是存在若干的关键期,有着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应善于发现、研究、尊重、利用好自然赋予儿童的这些关键期,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同时,在儿童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过早、过多、过快的知识灌输,以免造成儿童身心的严重损伤。我们认为,知识应当用来帮助儿童建构智慧,教育应当以有能力使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为本”,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和成长规律,为不断成长中的孩子准备好“合脚的鞋”。

2、教育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而改造社会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即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吸收性的学习,应在环境中学习。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用认知发展理论解释,只有和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内容才能使之与幼儿已有的图式发生联系,才能被幼儿通过同化或顺应而吸收。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体现着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的广泛、密切联系,表现为强调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教育,例如在“健康”中,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在“社会”中,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由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设施、幼儿同伴、教师、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要求幼儿教师要对幼儿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不是只有在集体的、教师讲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才在学习和发展。

3、教育应是全面且可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只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富有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儿童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正是教育的任务,也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事业。可以说,儿童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应有之意和具体要求。

4、教育的过程与儿童学习结果同等重要

很多成人教育儿童时,把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终的结果上,而不是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习惯于促使孩子用最终的结果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而很少鼓励孩子用活动的过程把自己的过去与现在作纵向比较,这使我们的孩子在缺乏“重在参与”精神的同时,还表现出追求目标的狭隘性:由于所追求的仅仅是名次,一旦失败便难以承受。尽管我们总是忘不了在事前提醒孩子们提高心理承受力,可是却常常忘了在事前引导孩子们注意“过程”带来的种种收获和快乐。可想而知,当我们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最后结果的好坏时,往往会忽略他们在非理想结果出现时产生的心理过程。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儿童明白在某种程度上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这样才能使儿童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更能正确地面对成功与失败。恩贝园服

5、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

在谈及教育目标的时候,我们常常谈到“三维目标”结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三大目标之一,而且处于首席地位,因为知识与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知识与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但实际上它就是传统教学所强调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它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操作系统,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人生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则不仅专注于学生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的完善,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教育要始终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开展,即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特别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热情以及内心体验,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唤醒他们内心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富有社会责任感,永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才能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如果说知识与能力是教育活动的载体,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它是保持教育具有生命力的重要系统。这三者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有血有肉的教育价值体系。知识技能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助推着知识与技能的实现。因此,提倡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就是要关注它们的交融性,依此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真正达到育人的理想境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专题策划
  • N20272幼儿园秋冬园服
  • N20329幼儿园秋冬园服
  • N80347AB幼儿园秋冬园服礼服
  • N20333幼儿园秋冬园服
  • N20334幼儿园秋冬园服
  • N20321幼儿园秋冬园服
  • 1
  • 2
  • 3
  • 4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