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6日消息(记者刘玉蕾)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网上流传的这样一段顺口溜,反映出时下不少家长面对现实的一种无奈之情。可以说一夜之间,很多家长们惊奇地发现:幼儿园成了稀缺资源。而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之后,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担心:幼儿园,准备好了吗?
真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从今年起开始启动实施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资源到底有多稀缺?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能否进一步缓解入园难的压力?
入园难到底有多难?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一上来就回忆起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原来在2009年《教育规划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时,谁都没有想到:排在第一位、大家觉得最难解决的问题不是高考、不是小升初,竟是入园难。
续梅:2009年,学前教育幼儿园总共全国数量是不到14万。还有一个就是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不到50%,还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上不了幼儿园。
三年过去了,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呢?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恩贝介绍说:
恩贝:按照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卫生政府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重点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70.8%,比2010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不只在黑龙江,贵州、安徽以及四川成都等地区,"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以缓解。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也告诉记者:从目前看,老百姓担心上不了幼儿园的情况已基本得到扭转。
不过可喜的是,这三年对学前教育的大量投入,从2011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达到500个亿,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600多亿。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从2010年1.7%提高到了2012年的3.4%,预计在2013年将进一步增长。
不过,回到老百姓平日的生活,还是有一些家长会反映说:想进家门口的幼儿园、想进公办幼儿园还是很难啊,公益性的、普惠性的幼儿园能不能够再多一些?而新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当中是否将这些作为重点呢?
一提入园难这个话题,许多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就忍不住眉头紧皱,个中艰难,不言而喻。南京的杨女士说,即使家长愿意交"赞助费"、"借读费",都不一定能进公立幼儿园。她就听说一家知名公办园,只招80名孩子,却收到800多张"打招呼"的条子。家长们的高期待不难理解:入家门口的公办园,就近接送安全,保育保教有保证。可落到具体执行上,没有足够多的公办园怎么办?成都市找到了一个好办法。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赖石梅说:成都打破公办园与民办园的界限,建立公益性幼儿园认定、扶持及考核机制,民办园一样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
赖石梅:成都市的1800多所的幼儿园当中,民办园占了相当的比例,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要求就是大力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都市就采取措施,引导民办幼儿园申办公益性幼儿园,申报成功之后,我们对公益性幼儿园的招生信息要在全市范围进行公示。而公立性幼儿园的招生就坚持就近入园。
而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势必有更多孩子三年后将入园。这又该怎么办?郑富芝司长坦诚:有压力,但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郑富芝:单独两个孩子政策实施之后,全国每年可能因此新增100万,如果我们应对的不利,解决的不好的话,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资源不足的矛盾,因此我们就提出来要把扩大资源总量作为二期发展的首要任务。
郑司长强调:针对当前普惠性幼儿园短缺这一主要矛盾,新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仍然是扩大幼儿园总量,同时也进一步调整优化幼儿园布局结构,让孩子们能就近入园、方便入园。
(原标题:教育部:“入园难”得初步缓解 未来重点扩大普惠幼儿园)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83-1007),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